导言:《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和品格风范,《学习故事》栏目带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供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走向改革开放,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
改革需要试验区,开放需要突破口——党中央的目光瞄向沿海,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厦门岛西北部的湖里地区划出2.5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置厦门经济特区。
1984年2月,邓小平来到厦门视察,挥笔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一路陪同,并在“鹭江”号游艇上提出把特区扩大到全岛的提议:“最好能把特区扩大到全岛!使整个厦门岛都开放。这对引进外资和技术,对改造全岛的老企业,对加强海峡两岸的交往,都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
厦门,期待起点更高,成效更大,发展更快。
1985年6月,厦门经济特区扩大至全岛(包括鼓浪屿),并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同月,习近平抵厦赴任,赶上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进入全方位推进的新阶段。
从2.5平方公里扩至131平方公里,特区建设亟盼境外资金与技术助力。可是,1985年8月,习近平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并分管财政时,厦门仅有香港嘉华银行一家外资银行设立本地代表处,开展的还只是洽谈、联络、咨询、服务等非营利性业务。
钱从哪里来?几经考虑,习近平决定找福建乡亲“借”。
他赴港拜会时任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中银集团港澳管理处副处长林广兆。
林广兆祖籍福建漳州,见家乡来人,倍感亲切,又见这位年轻官员谦和有礼,不自觉聊了好久。
“交谈中,习近平把厦门的特区建设扩大到全岛后具体有哪些发展规划,特别是哪些地方需要中银集团的资金支持,非常详细地进行介绍。尤其是这些项目会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他介绍得特别清楚。”林广兆回忆道,虽然记不得当年两人见面是在哪一天,但是对两人交谈内容却记忆犹新。
“当时我说,改革开放,我们应该对福建家乡多关心、多支持。不过,我们很多同事对厦门发展有疑虑,说香港的业务都做不完,内地交通不便、情况不熟,这样的业务不做也罢。”林广兆说。
“请放心,这些项目我们市里一定会负责到底。”习近平回答。
“好,你也算给我吃了‘定心丸’。我相信家乡政府。我们一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家乡。”
此后,在林广兆的努力下,香港中银本着“特区特办、新事新做”的理念,把支持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作为重点项目,为厦门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嵩屿电厂、翔鹭化纤等一批项目纷纷上马。
1986年1月8日,中银集团把旗下的集友银行引进厦门,香港集友银行厦门分行开业。
林广兆认为,当时最重要的是金融要搞活。集友银行进来了,境外金融方式就进来了。
二
“厦门,寓意‘大厦之门’,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对外开放之门,衷心希望把这个对外开放之门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1986年6月,习近平在题为《发展横向联系,加快特区建设》的讲话稿中写下这么一句话。
这一年,他为引资入厦频频飞赴海外,又为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时飞往北京向专家学者请教来来去去,他发现了两个问题:机场太小、厦门航空的班机太少。
彼时的厦门机场,是中国第一家完全利用国外贷款进行建设的机场,用的是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向中国政府提供的首批优惠贷款。1983年10月22日开航时,运营航线仅5条,每周8个航班。三年后,初建时按高峰小时旅客流量250人次修建的6300平方米的航站楼就变得拥挤不堪。
机场扩建刻不容缓,可是,巨量资金从何而来?
1987年,厦门市政府成立了以习近平为组长的厦门机场扩建工程科威特贷款领导小组,积极争取科威特政府的后续贷款,为此后1988年、1993年厦门机场一期和二期扩建资金而努力。
厦门航空成立于1984年7月,次年1月以代飞航班形式正式运营,由民航广州管理局和上海管理局机组代飞。
当时,引进一架飞机要过五关斩六将,需要层层审批。引进开飞机的飞行员、修飞机的技师、懂航空经营管理的人才也很难。
“习近平同志经常跑北京,寻求中央、空军和民航局的支持、支援。经他不懈努力,厦航得到了民航部门的支持,由金融机构担保,向美国波音公司租借了两架波音737飞机用于运营。”厦门航空公司原副总经理宋成仁说。
1986年11月,厦门航空公司所属飞机从广州转场到厦门,终于由自己的机组执飞航班。
老厦航人回忆,20世纪80年代,进入要户口,吃饭要粮票航空公司专业人才招聘、空勤人员家属工作安排、孩子上学等很多具体问题,公司都无力解决,为此,厦航没少找过习近平和其他市领导。
这些问题,厦门市委、市政府积极开会协调,逐个解决。
那时的厦航,人员来自空军、民航和地方三方,有一段时间,三方不是很融洽。习近平得知后对大家说:“还是要搞五湖四海,不管你们从哪里来,现在大家都姓‘厦’。”
还有个别同志看到公司一穷二白、困难多多,曾产生过“公司办得下去办不下去”的疑问。对此,习近平鼓励说:“你们的路子是对的,你们的责任很重,只要坚持总能成功。”
“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的那三年,正是厦航起步艰难的三年。”宋成仁说,此后,厦航经济效益逐步显现,社会效益日益显著,成功建成我国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化运作的地方航空公司,开创民航改革的先河。
离开厦门后,习近平依然保持着对厦航的关心支持。
2000年4月23日,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到厦航调研,看望生产一线员工。
厦航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飞行队伍建设得怎样了?
规范化基础管理实施得顺利吗?
航线开辟及运营得好不好?
……
他一边走,一边看,一边问。他对大家说,厦航的今天,是靠“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的探索中惨淡经营,通过改革创新才得来的。要把厦航当成全省发展大局中一个重要因素来对待、来支持,让厦航这只“白鹭”飞得更快更高。
2015年9月23日,在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商用飞机制造厂里,习近平登上一架即将交付给厦航的波音787飞机,深情回忆起参与厦航初创的往事。2017年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他再次肯定厦航,表示“这里的厦门航空公司,绩效也还是很好的”。
而此时的厦航,已从最初的租赁飞机发展为拥有205架飞机、员工超过2.2万人、总资产578亿元、净资产191亿元、年运送旅客量3700万人次、年收入370亿元的国内第五大航空集团,进入全球主要航空公司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