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和品格风范,《学习故事》栏目带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供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一
1992年6月底,3号台风在台湾以东海面转向北上,4号台风经海南岛登陆西行,副热带高压随之西升北抬。与此同时,北方冷空气南移。冷暖气流激烈交锋于江淮流域,此后锋面一路南下,直指闽江流域上空。一场暴雨正在酝酿。
7月3日开始,闽江流域自北向南连降暴雨到特大暴雨。干流水位猛涨,出现了 1934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水文部门后来分析确定,这场特大洪水干流洪峰流量相当于50年一遇的标准。
连日暴雨,外洪内涝,榕城告急。
7月6日21时,福州市委常委会议室,窗外暴雨如注,室内灯火通明,全市抗洪救灾紧急电话会议正在进行。
"立即行动起来,克服麻痹思想,立足抗大灾,抗重灾,全力以赴打好抗洪救灾这一仗。"时任福州市委书记、抗洪救灾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发出动员令,反复叮嘱"把财产和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提升
"市委、市政府,闽侯县报告抗洪情况,洪水正在急骤上涨,
有可能突破历史最高水位,形势非常严峻……"这时,扩音器里传来时任闽侯县委书记张学梅焦灼的声音。
"走!"习近平带头手持电筒,身披雨衣,赶赴闽侯。
二
中巴车在福古公路上疾驶。
车窗外,江水翻涌,直逼路面。习近平不时下车,察看路旁防洪设施,慰问正在抬沙包、堆土堤的干部群众。
在荆溪乡港头村,习近平站在没过小腿的洪水里,听取乡村干部汇报抗洪情况。听说荆溪堤段有两处漏水,他立即赶到现场,要求县乡马上组织力量采取压载倒流紧急措施。
7月7日0时30分,雨势愈发猛急,洪水淹没了国道。手提电话里传来中洲岛险情吃紧的消息。
"赶快!往回走,到中洲岛!"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的中洲岛,是闽江上的一个岛屿,由解放大桥连接两岸。清末五口通商后,外国传教士、侨民纷至沓来,一时间岛上教堂、医院、洋行林立。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建筑被改为企业仓库、办公场所。当时,7万多平方米的岛上住着800多户2200 多人。
习近平清楚,闽江只要一发洪水,中洲岛肯定先遭殃,当即决定掉头前往。
一行人赶到解放大桥桥头时,洪水快涨到桥面,漩涡一个接着一个,狂涛巨浪裹着漂浮物,涌向中洲岛。被围困的居民挤到二楼、三楼的窗口,对外呼喊求救。
习近平立即部署紧急措施∶抽调副市长林永诚担任现场总指挥,由市交通局、西湖公园等调配船只支援,动用工交系统应急力量,由市防洪指挥部调运木板、麻绳等抢险物资,请解放军部队增援。
安排妥当后,习近平马不停蹄地赶往仓山区上渡、临江等被海的街道。
7日凌晨,中巴车折回中洲岛。
人民子弟兵来了,他们驾驶摩托艇、橡皮艇,登上屋顶,攀上窗口,把被困群众一个个搭救出来,撑着船送到对岸安全地带,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给老人、小孩裹上。脱险的青壮年主动加入抗灾自救行列,配合救援人员搬送物资,安抚老幼妇孺,
看到抢险方案有序落实,应急队伍、救援物资悉数到位、习近平松了一口气。3时,中巴车再度消失在风雨中,往灾情严重的郊区建新乡驶去。
7日下午,习近平第三次来到中洲岛。经过十几个小时奋战,绝大部分群众已从岛上安全撤离,但仍有100多人被困楼上,挥动着红色布条求援。
洪涛愈发凶狠地翻滚、咆哮。救援船一次又一次被大浪冲回来,无法靠近被困群众。
此时正是闽江下游洪流最为湍急的阶段。水文记录显示,当日14时,位于中洲岛上游的闽侯竹岐水文站,出现了20世纪以来最高洪峰水位16.51米,超过警戒线5.51米,洪峰流量达每秒30300 立方米。
""怎么办?"救援人员心急如焚。摩托艇、橡皮艇上不了岛。一旦下水,救援人员就将身处险境。
习近平派人到供销社找绳子。可是,从岸边搭绳索转移岛上群众还需要时间。最快的办法是出动空军直升机。
习近平当机立断,指示立即联系驻榕空军。空军某部请示上级后调直升机飞过来,开始一批一批地把岛上群众转移出来。这期间,绳索也搭好了,救援人员顺着绳子爬到岛上,加快把群众全部顺利转移出来,无一伤亡。
8日下午,习近平第四次来到中洲岛,慰问脱险的受灾群众。从部署抗灾方案到检查防洪设施,再到中洲岛指挥营救被困群众,直至全市抗洪及善后处置,习近平三天三夜没有回家。
那几天,他的爱人彭丽媛正在医院生产。奋战在抗洪一线的习近平,没能抽出一点时间去医院看望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