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和品格风范,《学习故事》栏目带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供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一
“习近平同志对统一战线工作有思考,他提出的‘大统战’理念极富前瞻性和开拓性。”时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李祖可说。
20世纪90年代,统一战线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统一战线不统一”的现象。
一位在外创业的闽籍企业家回福建,居然同时有四五辆小车到机场迎接。当天晚上,这位乡亲还得赶赴不同部门举行的三四场晚宴。几天下来,这位乡亲感到身心疲惫,他感叹:家乡真热情,大家都希望我回来投资兴业,但面对这么多部门的邀请,有些不知所措。
改革开放后,福建上上下下对发挥侨乡优势吸引外资都热情高涨。与此同时,没有一个做侨务工作的统一平台,造成了大家一哄而上,都花了力气,反而没有达到效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习近平的牵头推动下,福建建立起了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1996年9月12日,福建省委召开了第一次统战工作联席会议。习近平在会上要求:加强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建立健全统战工作齐抓共管责任制。树立全局观念和“大统战”观念,逐步实行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统战工作业务指导和重大统战活动的协调管理。
习近平在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期间,先后召开了11次统战工作联席会议。会议由省委办公厅牵头,习近平主持,定期把几个涉及统战的单位集中在一起,交流协调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统一战线不统一”的问题根源在于当年四套班子中与统战工作有关系的部门、团体近10个,相互之间沟通较少,协调不够,常发生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
1999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专程来到福建省政协,同时任省政协主席游德馨、时任省委统战部部长金能筹座谈。他与游德馨、金能筹进行了坦诚交流,共同研究了政协和统战部如何进一步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互相协作。游德馨记得:“针对这一问题,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思路,讲了很多具体意见。”
习近平指出,政协和统战部的工作目标都是一致的,政协是搞统战工作,统战部也是搞统战工作,为避免重复,就要通过相互沟通,把各项工作组织协调好。
经过持续完善,习近平提出的坚持党的领导下“大统战”思路和推行的相关举措,很好地克服了先前工作重复安排或者互相扯皮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全国开创了先例,为解决“统一战线不统一”的问题提供了成功经验,赢得党内党外一致叫好。
二
“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语出《宋史·王涣之传》。习近平曾经引用这句话来表示要认真听取和积极采纳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
凝聚民主人士智慧和力量,关键在于广开言路、渠道畅通。习近平在任福州市委书记时首创的“于山季谈”就是一个例证。
福州,于山宾馆三楼。习近平边听边记,不时发问,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围坐在桌边,争相发言,氛围热烈。
这是那些年福州“于山季谈”召开时的常见场景。
1989年底,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是一个全面规范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意味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1990年春天,习近平到任福州没多久,就研究制定了这一文件的贯彻实施意见。他表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中国共产党完全可以信赖的诤友和挚友,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为贯彻实施文件的落实举措,习近平随后首创了福州市委与福州市各民主党派委员会的季度座谈会制度,广开言路,为民主人士参政议政建立了一个畅通的渠道。由于座谈会每个季度都在于山宾馆举行,因此被民主党派人士称为“于山季谈”。
每次季谈,习近平都会参加。一开始,大家以为是一个走过场的会议,并没认真准备发言。但是很快,大家发现新来的市委书记不仅边听边记,还会针对发言内容提出很犀利的问题。
“如果不是有所准备,你的发言就没法‘过关’。”福州市政协原副主席、九三学社福州市委会原主委龚融实感慨道,“我立足科委的工作,讲自己熟悉的科技、民营企业、环保等三方面内容。他一边详细记,一边还马上和你交流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习近平谦虚细致的态度感染了大家。
最让大家振奋的是,会上提出的问题很快都落实到位了:能当场拍板解决的就当场拍板,暂时不能的就由市委办负责去落实。上一次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下一次就来听落实情况的工作汇报。与此同时,习近平还要求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建议每月按时直接报送给他。
在习近平的示范带动下,“于山季谈”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扎实深入、严谨高效的良好风气,并且不断发展完善。由于季谈会创立的时间是春天,地点设在于山宾馆,因此党外民主人士称“于山上的春天是民主政治的春天”。
“于山季谈”给当时人们思想上带来不小的震动——广开言路的统战工作还能做得这么“实”!此前人们认为统战工作是“空对空”:做和不做看不出两样,抓和不抓没有区别。但实际上,统一战线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要把统一战线的工作做到实处,就同样需要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才能出实效、见成果。
在习近平的要求下,统战工作紧扣事先、事中、事后三个节点,扎实推进:重大工作部署、起草指导性文件事先必须有调研,重大工作部署、重大文件的贯彻情况事中必须有检查,重大举措的落实事后必须有协调督促推进。
本着扎实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原则,习近平为民主人士广开言路建立了越来越多样化的渠道,团结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民主政治建设当中。
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期间,习近平进一步加强了省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的对口联系制度;推动党外人士协商会、双周座谈会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多次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调研成果,并要求认真研究、反馈情况。这些为党外人士广开言路而召开的会议,被亲切地称为“一杯清茶的座谈”。
“要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广大委员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时就这么说道。每年全国两会,他都会交代参会的福州代表注意搜集各地闽籍代表关于福州市政建设、管理和交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回来后向他汇报,并且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要继续坚持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谈心会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1998年4月,习近平在全省统战工作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强调,“对民主党派、团体提出的参政议政意见、建议和调研成果,要切实抓好落实和反馈。”
1996年4月,民建省委《咨询与建议》内部刊物创办十周年,习近平专门题词:议政求真知,监督讲实效。
三
1997年4月的一天,正午,烈日当空。福州西湖宾馆外的一片空地上,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与农工党党员、农业科技工作者张艳璇正一对一交流。
张艳璇提出的是关于治理福建毛竹螨害的建议。1996年福建的南平、三明等山区市出现了严重毛竹螨害,对农林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了极大影响,甚至威胁到了生态安全。为此,忧心忡忡的张艳璇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报告呈送省委、省政府。
习近平迅速作出了批示,要求开展毛竹科学种植和综合治理工作。可是,由于农业系统、林业系统之间的权责所属不明确,再加上一些基层干部不能理解接受张艳璇的方法,专门成立的毛竹螨害综合防治项目组迟迟无法开展工作。
张艳璇十分焦急。借农工党福建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之机,张艳璇在西湖宾馆贵宾室门口“堵住”了习近平。就在宾馆外的空地上,张艳璇一口气说了半个多小时。
“说得我自己汗流浃背,把治螨建议和当时遭遇的困难都竹筒倒豆子似的跟他说了。习近平同志一直站在那认真听,时不时还问我一些问题。”张艳璇回忆起自己当年那股子较真劲,有些不好意思。
当天下午,习近平正好去三明调研,就专门要求当地负责人重视这一灾情,推广张艳璇的治螨方法。
不久,习近平再次就此事作出批示:“请万亨同志以及林业厅领导商酌,应着手布置。”同时他要求省委专门派出督查组赴林业厅督办此事。
基层民主党派成员和省委副书记面对面的沟通,有力推动了福建省毛竹螨害的有效治理。
“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党外朋友才能与你谈真心话、掏心窝的话。”1999年,习近平在福州琅岐岛与民主人士谈心时说。
“琅岐谈心”也是习近平首创。
鼓励民主人士畅所欲言,关键在于“交心”。为此习近平专门邀请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到琅岐岛上一对一谈心。
迎着凉爽的海风,伴着轻柔的涛声,习近平询问大家的工作生活情况,一起交流了如何加强民主党派、工商联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想法。融洽的气氛中,习近平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当前党派工作实际情况,形成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还与大家成了贴心的朋友。
当时福建的民主人士林强、王良溥、林逸、李祖可、王传琛等都接到了邀请,在琅岐岛上与习近平度过了一段愉快的交心时光。
“琅岐谈心”,成了中共党委领导与民主人士交心交流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