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 |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之第十三期:“菜篮子·肉案子·米袋子”(一)

作者:时间:2022-07-25点击数:

   导言:《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和品格风范,《学习故事》栏目带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供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时任福州市财贸委业务科科长胡冀闽第一次见到习近平,是在1991年春节前,习近平到农贸市场检查市场供应情况。那天,胡冀闽在市场配合习近平检查工作。

在视察猪肉蛋品摊点时,习近平说∶"咱们福州市的老百姓过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都要准备一碗'太平燕',主要食材就是牛行调查猪肉和鸭蛋。你们保证充足的供应,就是'保太平'!"

走到蔬菜区域时,看到这里蔬菜供应充足,品种也很丰富,习近平感到很满意。他说∶"要保证蔬菜的种植面积,才能保证市场的供应,但是绿叶菜的病虫害比较多,所以要用高效和低毒的农药,保证食品安全。"的格局。

一旁的胡冀闽暗暗吃惊∶这位新书记检查工作够仔细,对百姓的餐桌是真关心,还对福州饮食文化很内行。

后来,每逢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习近平都会到农贸市场查看市场供应情况。

"群众的衣食住行、开门七件事,始终是我们关心的主要问题。"1991年初,习近平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不到一年时说。

彼时,福州蔬菜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都比较低,技术水平不高,产量一般,保障能力脆弱,大量蔬菜依靠外地运输进来,供应水平始终在低位徘徊。

福州有句俗语∶"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这个"",指的就是绿叶菜。"吃菜难"是福州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任职福州期间,习近平在每一年度的工作部署中,都把"菜篮子"工程放在首位。

习近平提出,"菜篮子"工程要按照"保面积、扩基地、重投入、多产出、拓流通"的工作思路,严控征用菜地,调整蔬菜生产布局。

根据这一思路,福州新开发菜地和改造老菜地1000公顷,将琅岐岛和闽侯的南通、南屿列为福州市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在闽管大湖乡等地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

习近平还主导建立郊区泉头农场、鼓山和琅岐等一批稳固的副食品综合基地,新建、改建了双坂副食品批发市场、象园副食品综

公 平 交 易

合商场以及当时全省最大的亚峰蔬菜批发市场,水产、水果、糖炯酒、辣椒、禽蛋等各类批发市场也陆续开业,形成了国有商业企业为主导的批发市场体系。

按照习近平的要求,福州市做到了以"当地生产为主,外地供应为辅"的供应格局。

经过一两年努力,福州的菜市场愈发热闹∶肉、禽、蛋、菜、果都很充足,价格也很平稳,市民们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各种各样物美价廉的放心菜。

这些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当时,一份媒体问卷调查公布,评选市民"最满意的市委、市政府为民所办的实事",其中,"菜篮子"丰盛、价格平稳,名列第一。福州市还被评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先进城市。

"菜篮子"基地多了,但农贸市场是个体经营的集合体,来源2001 1 月,习近平调研福州市春节市场供应

复杂,经营者难以管控。百姓如何买得放心?而现代大型综合超市存在过度包装、生鲜食品价格高的问题,无法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

习近平指出,"菜篮子"工程要以市场为导向,这样才能有效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并且持续地良性循环下去。

传统商业的变革,需要统筹推进,但又不能过于激进,将农贸市场改造成生鲜食品超市(即"农改超"),恰到好处。

生鲜食品超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对农副食品的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把关,价格适中,得到了老百姓的充分肯定。越来越多的生鲜食品超市直接与产地链接挂钩,推行"订单农业""合同农业",使农产品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条龙的供应链,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农改超"形成的生鲜食品超市全面支撑市民生活的同时,大型综合超市也在全面发展,还保留了几个特色农贸市场,让小品种商品、海产品等有处容身,并实施针对性监管。

国有企业华榕集团利用香港窗口企业的优势,在福州探索创办了第一家连锁超市;永辉超市、新华都超市等开始崛起,成为口碑很好的生鲜食品超市,逐渐覆盖市场;麦德龙、沃尔玛、家乐福等"洋超市"也进入福州。

慢慢地,农贸市场、生鲜食品超市、大型综合超市在福州呈三足鼎立之势。

习近平大力推行的"农改超",成为后来"餐桌污染"治理等一系列举措的基础。

新世纪之初,福建人民的餐桌和全国人民一样面临着新困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改善,食品供给虽无数量之忧,但存安全之虞。20005月,福州组织了一次抽检,结果令人咋舌∶定点屠宰场的瘦肉精检出率高达76%!

2001年上半年的一天中午,省政府食堂上演了这样一幕-

"这些肉有没有瘦肉精啊?"正排队打着菜,一位副省长半开玩笑地问。

"应该不会吧!"另一位副省长回答。

这一段看似无意的对话,一下子引起习近平的警觉。习近平马上说∶"在我们的食堂里,如果大家还担心吃到瘦肉精,可见老百姓吃得还真是不放心啊!治理瘦肉精这件事我们要好好抓一抓。"那天中午,省政府食堂成了领导们讨论治理瘦肉精的现场会,大家端着饭、夹着菜,围桌而谈。习近平这一次特别的食堂调研,全面铺开了严查瘦肉精专项工作,一场"民生战役"就此打响。

其实,这场战役早已酝酿。

20012月,新华社接连刊发两条反映省外"餐桌污染"的报道。习近平阅后立即作出批示∶"餐桌污染'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关系我省农产品能否扩大国内外市场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时间再往前推一点,省政协委员金铁平在当年省两会期间曾提交"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检查和监督"的提案,也得到了习近平的高度重视。"当时,他就要求主管部门尽快拿出整改措施,使政协提案的建议落到实处。"金铁平说。

当时,农副产品中有害残留物超标严重,畜禽养殖和食品加工过程滥用抗生素或违禁使用添加剂,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但若是论起老百姓餐桌上最大的公敌,仍属瘦肉精。

"为何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习近平曾在会上这样问道。他认为,问题就出在体制机制上。

习近平给出了系统性、整体性批示∶农业生产要推广绿色食品标准、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治,远离各种饲料药物添加剂,努力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的产品;环保部门要强化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工业"三废"对农产品生产造成污染;卫生监督和工商管理部门要把好市场的入口关,加强对进入市场农产品的检验,坚决防止被污染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对已进入市场的被污染农产品,要依法对销售者进行惩处;环保和卫生检验部门尽快建立科学的检验标准,完善检验技术。

很快,省政府又建立了由23个部门组成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2005年改设省食品安全委员会。

20018月,在全省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承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消除全省23个城市的"餐桌污染",用5年时间基本消除全省范围内的"餐桌污染"

"在当时,将治理'餐桌污染'上升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并明确提出治理的路径和机制,实在不容易。"原福建省经贸委副主任、省食安办主任钟安平是这场战役的亲历者。他说,综合治理,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更要有完善的综合协调机制和治理体系与之相配套。

这事很快在街头巷尾传开了。

"生猪、蔬菜、水产品、饮用水都是治理重点。""先进的设备可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检验。"·....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播出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在行动》节目,习近平接受了采访。

"习省长,如果说我是一个福建人,我觉得我最大的、最根本的切身利益就是吃得放心、喝得放心,您作为省长能给我承诺吗?"主持人的问题很尖锐。

"这应该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是目前差距还很大。"习近平并不回避问题。

接下来,对瘦肉精、蔬菜农残、水产品污染等症结,他也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人民所关心的事情就是我们关心的焦点,人民群众不放心的事情、不满意的事情就是我们过失的所在。"

此前,福州市财贸部门接到了习近平的一个任务,去农业部门了解如何检测瘦肉精。

相关同志回来后,走进习近平办公室。

""他们用的是一种土办法∶赶一头猪走上坡路,用棍子打猪的屁股,如果它腿软,走不上去,就是吃过瘦肉精;反之则不然。""这倒是个土办法,但很难达到精准,结果是不确定的,还是要用设备。"习近平还强调了一句,"这是涉及老百姓食品安全的问题,千万不能糊里糊涂的"

于是,省、市很快下拨了专项资金,添置了一批进口的瘦肉精检测设备,单台价值20多万元,可以通过尿样迅速准确检测。

在这个节目里,习近平强调,福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对瘦肉精尿样检测需要的设备、试剂等经费的财政投资;同时,率先建立定点屠宰、销售一条龙电脑化的网络平台。"这样,每天定点杀了多少猪,市场上又在卖多少猪,有多少是私宰的,第一时间就能得出结果。"

彼时,福建省是全国第一个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也是备国第一个实行生猪定点屠宰的省份,还积极研发、购置蔬菜农残和肉食品有害物质监测仪器,防止瘟猪和其他有害食品流入市场;术力推行"三绿"(即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通道)工程,在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大力普及健康、安全理念,推行严格管理的办法

2001年,福建省生猪产销环节的瘦肉精检出率就下降到8%此下,次年又降到1%以下。再后来,福建省多年未检出瘦肉精。习近平主持省政府工作时,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在福建得到持续深化∶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将饮用水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成为治理重点之一;推动地沟油的合理利用,将地沟油回收加工成为燃料油;全省建立群防群治制度,协助部门取样化验、检验饭店等"餐桌污染"的治理情况。

2002年调到浙江后,习近平还专门派浙江同志来福建考察学习治理经验。到中央工作后,他多次与福建同志谈话,强调要继续抓好治理"餐桌污染"工作。

2022年,"餐桌污染"治理已连续22年被列入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

20011017日,福建省粮食局离休干部宁元祯小心翼翼地投递了一封信。收件人是习近平。

第二天,习近平读完信件后,当即批给分管副省长曹德淦,要求抓紧研处。

宁元祯提出了他所了解的粮食经营中存在的五个问题∶陈粮、陈化粮太多;粮储设施长期缺乏维修、仓储条件差,上漏下潮严重,如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粮储设施条件,库存粮食难以避免变质;基层粮站经费紧缺,库存粮食虫害严重,无法抑制;消防器鼻配备不到位,粮库火灾隐患十分突出;拖欠职工工资普遍,职工队伍极不稳定,有的因生活困难只好外出打工,不少粮仓已唱"空城计",仓管员把锁匙交给家属或上缴粮站。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历史上就是个缺粮省。每年因向外省购粮,花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往往拿着调粮指标,调不来粮食,或调来的是陈化粮、劣质粮。

当时,国家正在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习近平在1999 年任代省长时,这项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

新一轮调研工作开始了。除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外,习近平深入粮企、粮库、产粮区,下大力气落实中央提出的"三分开"(政企分开、中央粮食事权与地方粮食事权分开、经营与储备分开)、"三制度"(省、市、县粮食工作三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三级粮食储备制度、三级粮食风险基金制度)、"一改革"(粮食企业改革)。习近平根据福建长期严重缺粮的实际情况,决定将福建的供应储备能力提高到中央粮储要求的两倍,增建粮库,并增加粮食储备金,增加粮食保管费用。

仅仅抓住市场这个环节是不够的,还得从田间地头抓起,从源头上根治。

"习近平同志很注意抓农田改造、兴修水利、培植地力、推广良种,提高和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曹德淦说,"我感到习近平同志对大局和形势的把握非常准确,做事情有大思路,眼界开阔,站位很高。"

习近平从"菜篮子"问题,发现了产供销结构的问题,又看到了"农改超"的业态发展问题,以及"餐桌污染"整治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捕捉出制度的缺陷,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这看似寻常的舌尖小事,却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始终是习近平心中的大事。

20131223日至 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912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强化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增设"处罚到人"制度,充分体现食药领域"四个最严"的要求。


地址:福州市南郊相思岭 350119

Copyright@ 2012 菠菜资源网信息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