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和品格风范,《学习故事》栏目带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供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四
畲民下了山,连家船民依然漂在海上。
大海那么宽广,但连家船民的栖身之所,只有一叶扁舟。这些小船长七八米,宽不足两米:头部的船舱用来储存淡水,第二个舱存放渔具和捕来的鱼虾;中间部分是生活区,堆放着大米、棉被,吃饭睡觉都在这儿;船尾用黑色罩子围起来,就是卫生间。
船民养的鸡鸭鹅,跟人一起挤在船上。大人出海打鱼,怕孩子掉进海里,就用绳子把他们绑在船上。实在挤不下了,他们也会分家。所谓的分家,就是再添一条船,让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开住。由于常年蜗居于逼仄的船舱,连家船民普遍身材矮小,双脚弯曲变形,被人叫作“曲蹄”。
新中国成立后,连家船民开的零星上岸。燃而,直到1997年。闽东需要上岸定居的连家船民,总数仍超万人。
1998年4月下旬的一天,风平浪静,霞浦具盐田乡斗村海边。停靠着一排排连家船,杨永雄家的船停在最靠岸边的地方。临近中午,一家人刚做好午饭,看到岸边一群人朝自家船走来,来客还提出想上船看看。整条船塞满全部家当。容不下几个人。杨永雄就带着妻儿到岸边候着,留下年近八句的老父亲在舱里接待客人。经介绍。杨永雄才知道是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来调研。
习近平个子很高。而船舱根矮,他很艰难地进了船舱。老杨拿出平时既当枕头又当椅子的木块,邀请客人落座。
“老人家是怎么成为船民的,现在生活过得怎么样?”习近平开门见山。
“记事起就住在船上了,原来日子更苦,解放后分到点滩涂,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60年代政府就组织过船民上岸,为什么当初不上岸呢?”
“海上生活习惯了,上岸怕没有土地,没法生活啊。”
“那现在想上岸吗?”
“现在看其他人上岸后打工、卖海鲜,日子好过了,有机会当然想上岸。
当时虽然还没到夏天,但因空间局促,不一会儿,船舱里便异常闷热。“我待了十儿分钟就开始冒汗,习书记穿的长袖衬湿透了,还是耐心问完问题,那绝不是客套的寒暄。”陪同调研的时任《闽东日报》总编辑王绍据同忆,这一聊就是半小时。
那天的情形、杨父后来也经常跟家人念叨,他说,自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村干部,可没见讨习近平这样关心连家船民的领导。
连家船民上岸定居,比一般的“造福工程更有难度。除了住房,还要解决子女教育、土地、水、电、路等问题。
1998年底,习近平在福安主持召开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他在会上援引《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中的句于"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然后说“我们共产党人看到群众生活如此困苦更,更感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没有连家船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这件事非做好不可可,要让所有的连家船民都能跟上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实实在在地过上幸福生活。
会议过后,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加速。没有土地怎么办?吹沙填海,造地安家,地方政府免费供地,免征各项土地税费。
基础设施薄弱怎么办?政府负责路、电、水、通信、广播电视信号等“五通”工作。
建新房没钱怎么办?凡上岸船民,比照普通“造福工程”搬迁农户,给予建房补助。
......
很快,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船民终于在岸上有了家。
1999年,杨永雄一家搬到了北斗村外岐后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点。房子占地80平方米,地由政府协调,盖房花了1.2万元,除去6口人每人补助1000元,实际只花了6000元。
20多年过去了,杨永雄仍清楚记得,上岸第一夜,定居点里家家灯火通明,许多人彻夜难眠。”突然不在风浪摇摇晃晃了,反而有点晕床。”
五
经过三年努力,到2000年底,省、地、县三级共安排3904万元船民建房补助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等配套资金。搬迁连家船民18466人。但一段时问后,却有一小部分船民重新回到了渔船上。
这情况并不太出人意料。
20世纪90年代初帮助福州闽江连家船民上岸时,船民们就说:“祖祖辈辈都抓鱼,其他事不会做。”随后,按照习近平部署,福州市除了为上岸船民安排房管局提供的公房,还给他们安排了保安、保洁、交通劝导员等力所能及的工作。上岸的连家船民终于融人了普通市民的生活。
基于翔实调研和深入思考,习近平对“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连家船民搬迁,不能把房屋盖起就算完事,更要让他们有生活、有出路,能挣着钱,不能人上了岸,心还留在船上。”
王绍据回忆,习近平对此提出很多具体务实的意见,比如房子不能建高层,要照顾连家船民的居住习惯:要让他们能够养鸡养猪,能靠养殖业解决生计问题。
2000年11月初,宁德撤地设市庆典大会举行前夕,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专程前往调研准备情况。
撤地设市,对闽东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蜕变,真正地实现了几代人奋斗不休、梦寐以求的“城市梦”。
喜悦时刻,没有冲淡习近平对连家船民的挂念。
他们在岸上生活感觉怎么样?靠什么维持生计?盖新房花了少钱?今年年景如何?一连串的疑间,促便他第次前往福安下白石镇下岐村。
时隔不过两年,下岐村面貌焕然一新,平旷的上地上盖起了300多栋新房,妇女们谈笑间编织渔网,青壮年在来奔们、渔获满仓,黄发垂线各得其乐。
村干部汇报说,为安置村里的连家船民,上级投人700多万元,分别在下白石镇镇区及毗邻的湾坞镇新建了2个新村和6个安置点,5I1户渔民2310人全部搬迁上岸。
“一家人都好,这是大好事!”村民江成财在新家里激动地向习近平讲起生活的变迁,“小时候,八九岁还没有裤子穿。一到过年,就跟着母亲挨家挨户乞讨,看到别的孩子有饭吃、有肉吃,羡慕得不得了。
1999年,三十而立的江成财终于住进了钢筋水泥房。
上岸后,江成财到别人的滩涂地里学习海蛏养殖技术。没读过书、不识字,他只能用耳朵听、眼睛看,用最“笨”的方法学,靠着一股韧劲掌握了技术。习近平来调研时,他已经带领30多名村民承包了100多亩滩涂。
看到船民上岸后都有了稳定收入、生活安定幸福,习近平很高兴“现在,我们不仅使他们搬上来、住下来,还要让他们富起来,真正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
如今,下岐村村委会的墙上,这句铿锵有力的指示依然醒目。
村里转行的人不少,也有很多船民没有丢掉老本行。不过,他们面对的,再不是漂泊无依的悲苦之海,而是致富之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其中便包括“易地搬迁安置”。一个月后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向全国发出易地扶贫搬迁动员令。
习近平推动开展的茅草房改造、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的“造福工程”好做法,福建始终坚持。从1994年到2020年,福建省委、省政府连续27年将其列人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范围几经扩大,全省累计搬迁172万多人,整体搬迁7300多个自然村,建成各类安置区超过3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