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 |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之第六期:挪穷窝,拔穷根(一)

作者:时间:2022-07-16点击数:

   导言:《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和品格风范,《学习故事》栏目带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供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故事得从有着“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宁德福鼎磻溪镇赤溪村说起。

19846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反映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18户畲族同胞贫困的生活状况。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开发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很快,社会各界的帮扶物资,向这个“挂”在半山腰上的小山村汇聚。

有送钱的,有送粮票的、还有送羊羔、鸡苗、树苗的。但赤溪的地太薄了,羊羔养不活。树苗一种就死,当地群众无奈感慨:“不是我们不勤劳,也不是党的政策不好,实在是这里种地不长粮呀。”

10年“输血”式扶贫收效甚微,1994年底,下山溪人均年收入仍不足200元。

自然环境恶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只能换条思路:整村搬迁。

闽东也曾试图从改变基础设施入手、把公路向深山延伸、将电网铺向人迹罕至的海岛,企望降低其迈出贫困的门槛。但对于及其分散的千余个自然村来说,建起公路网。电网那得花多少钱?即便这些都做到了,贫困户身处大山、海岛,生产生活几乎还是保持原样。

与其这样,倒不如组织这些老百姓下山居住,再发展一些企业,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这样即把钱用在了“刀刃”上,也把他们和现代生活连接起来。

早在1985年扶贫工作刚起步时,闽东就开始对一些偏远地方的受灾户实施“救灾搬迁”工程,迁出的群众较快地脱了贫。

1988年到任宁德后,针对当时闽东实际,习近平把以解决吃饭、穿衣、住房为内容的“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一下子击中了闽东人的心坎。

习近平在总结救灾搬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对闽东“七无”村以及一些贫困村、受灾村和草房村(户)进行搬迁。后任宁德地委书记陈增光也延续了这一思路和做法。

福鼎在山下的赤溪村划出一片平原地块,作为下山溪村民的迁人地,由政府提供建房所需水泥、钢筋、青砖,村民出工出木料。19948月至19954月,下山溪村22户村民搬进了长安新街。随后的20年间,共有12个自然村350多户村民整村搬迁到了新村。

生活环境好了,产业跟上了,搬下山的赤溪,迎来真正蜕变,也成了已经探索多年的易地扶贫搬迁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有搬迁群众在新居前贴上“造就一番新天地,福到万家頌党恩”的对联。“造福工程”因此得名。

1994年,福建决定在全省推广闽东的做法。从这年起,“造福工程”被列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大规模推广。

1997年的福建,农村扶贫和小康建设进入攻坚阶段。“造福工程”也被确定为当年农村工作的三大历史性任务之一。

当时,福建绝对贫困面已缩小到人口总数的1%以内,但山区中有的村距离实现小康尚有较大差距,成为影响全省小康水平提高的薄弱环节。

“今年全省要基本实现小康,关键在于能否做好薄弱环节的工作。”19974月,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接受《福建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5月,一份来自福建省政协的调查报告,摆在了习近平的案头。

报告反映:尽管近几年来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少数民族地区来看,“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实现小康”,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走。尤其是闽东畲乡仍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住在以茅草为顶、泥土为地的茅草房里,生产生活十分艰难。报告里描述了一户茅草房户家中的情形:“以竹片分割为里外两间,外间为住房,锅灶尚全,一张方桌、几只木凳,从接缝处可漏见那些许光线,里间为卧房,漆黑一片,同行中吸烟者用打火机打着照明…….

习近平坐不住了。

527日,他在报告上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抓紧对少数民族聚集地的扶贫措施给予兑现。64日,他又带队到霞浦、福安、宁德三县(市)调研,着重了解闽东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的就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住茅草房问题。

三天的调研中,习近平一行目睹了畲族矛草房群众和沿江沿海连家船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习近平对陪同调研的时任福建省委农办主任刘钦锐等人说,共和国成立都快50年了,一些群众生活还这么困难,很不应该,一定要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他要求,各领导部门要雪中送炭,解决这些群众的脱贫、安居问题,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回到福州后,习近平向省委、省政府提交《关于闽东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全区还有3万多人要实施‘造福工程’搬迁,有21047104人(其中少数民族3555人)居住的草房需要改造,有1.26万连家船民需要上岸定居,单靠自身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

报告建议:“本着分类指导的原则,分轻重缓急拟先解决茅草房改造这一最迫切需要的问题,明年以后再逐步解决‘连家船’等‘造福工程’事项。”

经研究,福建省委、省政府把“茅草房改造”和“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纳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列人“造福工程”。

1997,福建下达600万元专项资金,限期年内完成“茅草房改造搬迁”。

“消灭茅草房,甩掉贫穷的帽子!茅草房集中的霞浦和和福鼎两地领导,立下“军令状”——不摘下“草帽子”,就摘下下“官帽子”。

整村搬迁安置的想法,却遭到了世代居住于此的畲族老老人集体对:“下山干啥?天不是我们的天,地不是我们的的地,路不是我们的路,死了都没地方理!

最终打动村民的,还是实打实的政策与心贴心的诚意。

地县两级领导干部走村人户,对各乡镇汇总上报的数字一家家核实、登记、拍照、归档,光福鼎市整理的档案材料就达2000多份。

心中有“数”,分类指导,因户制宜。能就地改造的,在原地拆建,居住分散、环境恶劣的,易地搬迁,无法独立立建造或改造的,采取收购旧房的办法解决:孤寡老人或特困户,由村村委会统一安排、统一建设。

随后,政策兑现,资金到位:草房改造户用地优先审批批,当年的许多税费减免;政府补助款落实到户,不足部分,草屋房户自筹一点,银行借一点,亲友帮一点……据不完全统计,茅草房改造中,福鼎共投劳近5万个工日,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

1998年来临之际,宁德地区2000多家特困户,终于甩掉了象征贫穷的“草帽子”。

那年春节,霞浦县三沙镇东山村钟伏德一家从山里的胡家山自然村的茅草房,搬到山下主村的新家。

钟伏德对旧时居住环境最深的记忆。就是暗、潮、偏。老房子在山上。不通车,建房所需要的材料运不上去。工人也请不起,钟家住的,一直都是用土坯围出一个房框,再用茅草盖在上面,最后用泥巴糊起来的茅草房。福建台凤多、雨水多,草房子隔一两年就得重修。那里仅有一条小路通往主村,遇到恶劣天气,数日都无法出门。

主村的新房,虽然占地面积只有40平方米。当时只盖了一层两间,但宽敞明亮,一家人很知足。

19984月下旬,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宁德地区调研,走进了钟伏德的新家。

不知道客人身份,面对来客的关切询问,钟伏德的爷爷紧张得说不出话,一旁的干部介绍,说茅草房改造就是在习近平副书记的推动下做到的,老人家顿时激动起来,兴奋的带客人看贴在门上的大红对联,上面写着,“草房改造当思政策好,华构落成感谢党恩情”。


地址:福州市南郊相思岭 350119

Copyright@ 2012 菠菜资源网信息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