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4日至6日现代农业技术学院“寻迹建宁 筑梦辉煌”实践队开启了“薪火‘乡’传建宁,勇担青春使命”的三明篇章,前往三明市建宁县反围剿纪念园、水尾村苏区旧址、濉溪镇高峰村、溪源乡上坪村、明一天赖牧场等地,深刻体悟建宁红色文化的厚重和建宁人民携手共建美丽建宁的变革。
一、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
实践队师生来到了全国首个以中央苏区反围剿历史为主题的纪念园——反围剿纪念园。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重温共产党的历史,聆听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纪念园中每一处都展示出革命先烈英勇抗敌、顽强斗争的感人历史,更是客观的突出了建宁县在党史中的重要地位。
实践队员参观反围剿纪念园
紧接着实践队奔赴水尾村深入探访苏区兵工厂旧址、苏维埃旧址、闽赣军区基干司令部旧址及礼堂。水尾村被誉为“红色小井冈”,曾是红军的重要后方根据地。参观过程中,大家不仅领略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还深刻感受了当年红军在此艰苦奋斗的历史。在苏区兵工厂旧址的残垣断壁间,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更在彼此的支持与协作中,完成了对革命岁月的深刻领悟。苏维埃旧址和司令部旧址则见证了革命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礼堂内的红色教育,更是将我们紧紧相连,共同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责任。
实践队前往水尾村参观学习
二、悟“两山”理念,绘美丽画卷
“两山”理念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实践队师生来到高峰村梯田莲海,千亩梯田波光粼粼,粉白莲花竞相绽放,营造出一派诗意盎然的江南田园风光。这里的莲田和层层叠叠的梯田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如今,建莲已经成为三明重要的旅游胜地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发挥着积极作用。
实践队参观高峰村梯田莲海
实践队师生一同走进上坪古村,途经古建筑、小溪流、荷花池,参观改造书吧、四知堂,感悟上坪村的历史变迁。在讲解员的介绍中,师生们进一步的了解到上坪村改造书吧由牛棚改造的过程和四知堂的历史文化故事。上坪村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之路,既是村民古朴智慧的传承历程,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论证。
实践队在上坪村参观学习
三、交流“宽”视野,实操“涨”才干
明一天籁牧场高新科技园将现代与传统、园林与工厂、生态与环境结合,建立“生态+牧业+文旅+康养”的发展新模式。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学习了园区发展模式,参观乳制品全封闭自动真空无菌输送系统运作流程,他在讲解时说道:“园区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实现了生态和发展双赢。”通过现场学习考察,大家纷纷表示要学好专业知识,更好地助力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建设。
实践队员参观明一天籁牧场
实践队师生在春花农场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观察农场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学习了农作物的培养和种植原理,接着了解了孔雀喂养知识,最后在黄花梨基地,队员们看到了通过嫁接技术每一棵树上都育有黄花梨、翠冠梨两个品种,在学习正确采摘技能后,实践队员便进行采摘劳动,通过劳动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实践队在春花农场参观学习
实践队师生在建宁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吴景栋主任陪同下,来到建宁县新农友公司学习交流无人机植保作业。实践队队员刘凯说,这次实践调研他深刻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学校他虽已进行过无人机培训,但实际无人机植保作业还需考虑作物种类、高度、阳光、气温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队员们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建宁县植保无人机等智慧农业以及现代农业装备普及程度还较低,队员们都表示毕业后要发挥自己所学知识,努力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新动力。
实践队进行无人机交流学习
莲池之畔,田园之间,“寻迹建宁,筑梦辉煌”实践队的成员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学习建宁“红土地”上的多元新业态绿色发展。在体悟红色文化,学习党史的同时,队员们深刻感受建宁县的新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队员们勇担使命、跋涉万里,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增长本领,将青春力量融入乡村发展振兴事业之中,不负时代、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