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和品格风范,《学习故事》栏目带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供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一
“同心同德”,语出《尚书》,意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1990年,习近平在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深情写道:“我们曾经同心同德为闽东地区的兴盛,为闽东人民的兴盛竭尽全力,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得更好。”
这篇临别赠言的题目,正是“同心同德 兴民兴邦”。
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习近平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是千百万人的事业,需要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统一战线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努力,不懈奋斗。”
二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1989年6月,习近平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写道,“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这是一个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有必要深刻地思考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几个问题,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在1989年前往宁德福安坂中畲族乡大林村调研时,习近平上山下田,全面深入地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了解到的大林小学办学困难问题,调研一结束他就想办法予以解决。
宁德市民族中学原校长兰存安清楚地记得习近平到民族中学调研的情景:“就几个人,轻车简从,借学校一间教室开了加快民族中学建设的现场会。”他说,“习近平同志当时肯定我们学校办得不 错,还表扬了校办工厂。”宁德市民族中学是福建省成立最早的民族中学,也是我国畲族学生人数最多的民族中学。
1998年,宁德市民族中学建校四十周年之际,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欣然题词:“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
原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宗教局局长邱林华说,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既着眼全局推动,又注重细节落实,促进民族大团结。
三
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原副厅长林致知对于习近平宏观的工作思维同样感受深刻:“习近平同志曾和我们说,宗教工作不仅要低头做好实事,还要抬头遥望星空,去思考、去理解。他对宗教工作有着长远的眼光和深邃的理解,并且以春风化雨、聚沙成塔的耐心细致开展工作。”
福州开元寺,始建于南朝。现存有唐末五代的千年大铁佛,高近6米,传为闽王王审知应梦铸造。
“当我们来到开元寺,它正自豪得意地向我们表述,大铁佛是我们的先人掌握高超的冶铸技术的证明--古建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2002年4月,习近平在为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这样写道。
今天,千年名刹风姿依然,正是得益于习近平当年对寺庙古建文物的保护。
1997 年,智慧长老、黄光汉等十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呼吁,要求保护开元寺内的千年铁佛,迁出当时设在寺内的五金厂。这份提案很快就到了习近平手上,在他的协调下,五金厂很快迁出,文物得到了保护。
那些年每当临近春节,习近平都会邀请福建省各界德高望重的民主人士一起“新春围炉”。为了方便大家前往,他细心把地址选择在福州交通便捷的温泉宾馆。对于部分住得比较远的老先生,他还专门安排了车辆定点接送,并交代工作人员:“老人家腿脚不灵便,一定要照顾好”。无论是开会、座谈、联欢,还是“新春围炉”,每次活动结束后,他都要礼貌地先送民主人士乘车离开后,自己才走。
习近平和民主人士打交道、交朋友时,总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人心的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