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和品格风范,《学习故事》栏目带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供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提到的萧关就在西海固。
西海固,中国扶贫史中带着沉甸甸分量的三个字。
西——西吉,海——海原,固——固原,加上隆德、泾源、彭阳、同心,七地构成厂西海固。这里皆与甘州河西、定西新称为“三西”,近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是“中国最贫困地区”的代名词。
当年,清朝欧甘总督左宗棠来到这里,看着眼前的漤没黄沙长叹“苦瘠甲于天下”,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专家米此考察叹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
“这片士地是沙沟连绵的不尽山峦,山上不长树,连草都不长。这里所谓的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这是作家张承志笔下曾经的西海固。
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的先河。
1996年5月,按照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东西对口帮扶战略,确定由东部九个省市和四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西部十个省区,福建踏上了宁夏扶贫协作之路,帮扶主战场正是“利开一粒黄士,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的西海固。
这是一份高难度的考卷。直到1996年,这里人均年收人 300元以下的人口仍占总人口的16.2%。
1996年10月,福建成立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小组,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担任组长。西海固板结的贫困士壤开始
慢慢松动,从“苦瘠甲于天下”到“缚住贫困苍龙”。
二
1996年,闽宁对口帮扶卖出第一步。
当年9月,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到北京参加国务院东西部协作工作会议,领回了福建对口帮扶宁夏的任务。
“你们那里有几个国定贫困县?都在哪?希望福建怎么帮扶?”林月婵还没离会,就找到了宁夏的与会者打听。
带着初步思路,双方各自回到地方向上级汇报,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明确表态:不仅选八个县市逐一挂钩,而且还要让五个沿海设区市为“后盾”,不脱贫就不脱钩,把此当成一件政治工作,一定要完成中央部署下来的任务。
1996年11月,宁夏党政代表团来到福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福州召开,闽宁双方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书,确定两区省政府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建立扶贫协作发展基金;从沿海五个省辖市中选出八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宁夏八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
截至 2021年,这个联席会议已开了25次。习近平十分重视帮扶工作,在福建任职期间的6次联席会议,他5次出席,3次发表重要讲话。一年一度的联席会议,在两省区形成了协商、推进、监督机制,使得每年的协作项目都能与扶贫开发和宁夏发展大局紧紧相扣。
协议也签订了,宁夏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1997年,习近平决定先让林月婵去宁夏看一看。
当年3月,肩负着习近平关于如何具休落实用宁协作的任务,林月婵一行13人,第一次踏进了塞上宁夏。从这一次开始,直到2007年退休,林月婵总共到过宁夏40至次。在四宁对口帮扶的过程中,林月婢慢慢在当地百姓口中从“林大姐”坐成了“林大妈”。
尽管做了多年帮扶工作,去了很多穷地方,但是亲眼看到宁夏当地深入骨髓的穷,林月婵的内心刺痛万分:那里的学生根本没有教
室,老师是用树枝在地面上写字来教学,孩子们衣服上的补丁是打了又打:农民排着长队,只为将管里的土豆拿给县里唯一的企业收购:水是咸的,一点水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来,没水洗澡……
“回去向习近平同志汇报这边的情况,他指示,光政府行为还不够,只有把企业加进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月婵回忆,省
里开会时,习近平专门请来时任福建省省长贺国强,一起观看她拍的短片,同时決定每年无偿帮扶宁夏1500万元协助资金,各项工作加速推进:1997年3月,第一批福建赴宁夏山区8个县的挂职干部抵达银川,宁夏山区90多名农村女青年到莆田新威电子公司上班……
三
1997年4月15日,福建省觉政代表团一行35人来到宁夏,参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并进行对口扶贫考察。
将台堡又称西瓦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处军事要塞。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干里长征胜利结束。
1997年4月20日,第一次去宁夏的习近平来到将台堡。
在红军长征纪念亭里,习近平在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碑文前驻足膽仰,时任固原市隆德具县长白界回忆说:可以感觉到他神情肃穆,思绪万千。
近20年后的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宁夏考察。从北京直飞固原,叉驱车70我公里,习近平在将合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献上了花篮。习近平说:“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那一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国宁对口帮扶20周年,而闽宁对口帮扶,也是一次长途跋涉。
1996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达2600亿元,提前实现比1980年翻三番的目标,而地处祖国西部的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只有202.9亿元。
福建同样面临自身发展的要求,如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宁夏进行有效帮扶,这是摆在扶贫小组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4月16日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的会议记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这样定位闽宁两省区的携手扶贫发展战略:“宁夏和福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着明显不同彼此协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广泛深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协作,促进闽宁双方共同发展。
在本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对口帮扶协作原则。
细心的人会发现,对口扶贫协作,当年的国务院文件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展”的十二字原则,福建确定闽宁协作原则时增加了“长期协作”4个字,扩展为16字原则。
正是“长期协作”4个字造就了闽宁协作的纵深度。
为宁夏扶贫地区打水窖,援建希望小学,发动福建省属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到宁夏联办创办经济实体,互派干部挂职,扩大宁夏对闽劳务输出,在彭阳县开展菌草示范生产……福建的人才、资金、科技、经验、市场等要素开始源源不断地植入宁夏的“肌体”。